东莞社区

查看: 140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莞事聚焦] 东莞公布水乡17年发展总体规划 确保GDP两位数增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 13:19: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今天(11月28日)上午,东莞市召开贯彻落实《广东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年)》(简称《规划》)动员会议,会议主要内容为传达省政府常务会议有关精神,部署组织实施《规划》有关工作,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全面启动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建设工作。
  会上,《规划》正式印发,成为水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规划建设的行动纲领,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根据《规划》,水乡经济区将建成国家水乡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的特色区域、珠江口东岸产业优化发展先导区、穗莞战略合作重要平台。省发改委副主任余云州出席会议,并为全市领导干部详细解读《规划》。
  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以及李毓全、黄双福、梁国英、潘新潮、张科、吴道闻等市领导出席会议。
  制定17年发展规划 2030年全面建成
  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是东莞探索跨区域统筹发展的新尝试,是东莞发展的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也是东莞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九年大跨越”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工作。徐建华表示,《规划》获得省政府会议通过,标志着水乡发展由东莞战略上升为省级战略。全市上下要把握机遇,切实增强贯彻实施《规划》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力争水乡经济区建设早日见成效。
  徐建华指出,水乡经济区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系统工程和民生工程,必须明确要求,务实推动《规划》的贯彻落实,要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城乡土地生态利用制度、创新产业统筹发展机制、健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探索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等四大机制。围绕全面推进,突出建设特色产业体系、突出推进生态系统保育、突出加快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等四个重点工作。
  《规划》提出了“三区一平台”的发展定位,即把水乡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家水乡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的特色区域、珠江口东岸产业优化发展先导区和穗莞战略合作重要平台。《规划》还明确了2017年“初见成效”、2020年“基本成型”、2030年“全面建成”的目标进度要求。
  八大任务含148项重点工作 99项重大项目
  会议还印发了《规划》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分为明确总体工作要求、推进落实八大工作任务和加强组织领导三个部分。
  八大任务紧扣《规划》内容,将贯彻落实《规划》措施分解成“推进水乡特色生态系统的治理、修复、保育和建设,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推进水乡特色产业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水乡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及推进区域紧密合作”八大具体任务,包括148项重点工作和99项重大项目建设。
  徐建华说,东莞人崇尚实干,抓落实都是高手,“省委省政府帮我们谋划好了水乡发展规划,这样的情况下,是对大家、特别是水乡地区党委政府最现实的考验与考核。”他希望水乡地区、各级部门能把《规划》中的每一句话变成一篇文章,把水乡片区打造成全国的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建设典范。
                                                                  
                                                                  东莞水乡“公交网”、“蓝网”、“绿网”布局图

省发改委副主任余云州解读《规划》
  《规划》提出2017年“初见成效”、2020年“基本成型”、2030年“全面建成”的目标。提出按照科学规划、从容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东莞水乡的开发建设,实现“三年夯实基础、十年初具规模、二十年成效显现”的发展目标。
  解读:发展仍然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水乡经济区的开发建设,第一要务仍然是发展、仍然是促进科学发展。因此,规划建设水乡地区根本的出发点就是促进水乡地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规划》设定了合理的发展目标,水乡地区头五年GDP的年均增长必须保持在14%。从2017年起之后的13年,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第二,水乡经济区的发展必须有特色产业作支撑。《规划》提出水乡经济区要大力发展水岸经济和临港产业,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形成特色鲜明、集聚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规划》提出,在水乡“公交网”、“蓝网”和“绿网”引导下,打破镇村行政界限,按照主题明确、产城融合、配套完善的原则,重点培育水乡特色发展组团,最终形成绿环水绕、复合发展的生态型、组团式新型都市区空间发展格局。
  解读:在水上公交网方面,《规划》提出加强与港澳以及环珠江口沿岸地区的水上交通联系,共建水上交通网络,加强内河水上公共交通线路建设,适时开通潢涌、中堂水道、洪屋涡水道、赤溶口河、东莞水道等水上公共交通线路。在水乡“蓝网”方面,《规划》疏通东江北干流、淡水河-中堂水道-潢涌、赤溶口河中心涌以及东莞运河-东江南支流等四条入海主干水道,加强淡水河、洪屋涡水道和赤溶口河之间的横向联系。在水乡“绿网”方面,《规划》提出完善水乡湿地体系,围绕水乡新城开发,构建由沉洲湿地、钱公洲湿地、香飘四季农业园、中堂风情岛和横沥湿地公园等共同组成的生态绿环。
  《规划》提出,坚持保护性开发与利用的原则,通过修复蕉基鱼塘、特色果林等岭南传统自然生态遗产,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手段塑造农业大地景观,建立主题多样的湿地公园体系,共同形成彰显水乡田园和湿地自然风光的特色生态系统。突出水生态的治理、修复、保育和建设,以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为重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打造洁净美丽的特色水乡。
  解读:《规划》以水乡生态为基础,充分发挥水乡文化底蕴,积极探索水乡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更好地彰显了水乡经济区的发展特色。主要体现在:一是注重水乡生态系统保育。水乡生态系统保育在水乡规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规划》提出的八大任务中,把水乡生态系统保育作为第一项任务,并提出要坚持保护性开发与利用的原则,通过修复蕉基鱼塘、特色果林等岭南传统自然生态遗产,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手段塑造农业大地景观,建立主题多样的湿地公园体系,共同形成彰显水乡田园和湿地自然风光的特色生态系统,以水生态修复为重点,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
  二是注重水乡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提出要深入挖掘和整合东莞水乡各镇街农耕文化、海洋文化、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等传统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传承和弘扬岭南水乡文化。在水乡文化资源保护方面,强调对石龙古镇、中山路街区、潢涌、新基、下坝等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在水乡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提出创建永不落幕的“水乡博览会”,打造水科学主题区、水乡创意主题区、水上运动主题区和水乡生活主题区。
沙发
发表于 2016-5-9 15:00:0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1 东莞社区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工信部:粤ICP备18106376号

广告投放、活动推广、商务QQ:6374354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60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