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社区

查看: 151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莞事聚焦] 东莞已有24人领到“单独二孩”准生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6 12:3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5月5日,在东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组织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采访中,局长金行中现场回应了包括优化医疗资源、二孩政策、卫生局和计划生育局合并以及失独家庭等热点话题。

  金行中透露,截至4月30日,我市共收到552份单独二孩申请,有24人领到单独二胎准生证,进入审批公示期的有426份。对于有镇街强制结扎情况,金行中称,市卫计局不主张生育二孩后强制结扎,“不能以结扎作为上户的条件和前提。”

  热点1:单独二孩政策

  回应:全市426份审批进入公示期 24人领到二孩准生证

  3月27日,广东省正式实施“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市卫计局副局长尹露萍称,东莞市按照省相关规定,对符合生育政策的,努力做到快接、快审、快批,让“单独二孩”生育政策早落实。她透露,目前我市各镇街均设“单独二孩”审批小组。接到群众审批手续后,审批小组要在15个工作日完成审批。“村(社区)居委会接到申请后,3个工作日给出意见,5个工作日送镇街计生行政部门审批,并在10个工作内负责审批。”

  审批完成后,还有15天的公示期,公示无异议后,申请人员可获得“单独二孩”准生证。记者了解到,截至4月30日,全市共受理552份“单独二孩”申请,有24人领到单独二孩准生证,进入审批公示期的有426份。

  热点2:强制结扎

  回应:不能以强制结扎作为上户的条件


  此外,尹露萍透露,我市目前有100余户“失独家庭”。她说,2009年规定,只生过一个小孩,子女死亡、伤残的家庭,女性满49周岁后每个家庭每月发放300块补助金。今年1月1日起,子女死亡的家庭,女性满49岁后每月的补助金提高到1000元,目前已经发放78人。  针对记者提到的镇街、村(社区)强制结扎,否则不准上户的情况。金行中说,按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生育二孩的夫妻首选结扎,但没有说强制结扎。“我们肯定严格执行省规定,但在基层落实的时候是否有偏差,镇街是否有强制结扎的情况,我们还要摸底。市卫计局不主张强制结扎,不能以结扎作为上户的条件和前提。”

  对年满60周岁的失独老人,市卫计局联合民政局开展居家养老和安装平安铃服务,每个月有30小时的居家养老措施,各镇街定期对失独老人进行慰问和心理慰藉。

  热点3:小病扎堆到大医院

  回应:拉开医生诊金差距 引导患者正确择医

  4月18日,金行中以普通患者身份到市人民医院开展体验活动,他发现专家门诊每天接诊八九十名病人,没时间和病人做更多交流。“其实,到大医院看病的患者中,有40-50%的人可以在基层医疗服务站解决。”

  金行中说,医疗机构分不同层次,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解决基本医疗问题,大医院解决疑难杂症和大病。由于患者观念陈旧,以及对社区医疗的不信任,导致集中扎堆大医院。他认为,医生门诊诊金差距不大是患者到大医院看病的原因之一。

  “东莞门诊诊金最低4块,最高9块钱,没什么差距。像广州的教学医院,医生诊金差距十几倍,教授诊金是50多块。”金行中表示,卫计局将通过调研,拉大门诊诊金差距,通过诊金杠杆引导病人正确择医。

  热点4:专科医生下基层

  回应:社区医疗以全科为主 不能向专科发展

  对专科医生下基层锻炼做全科,不能发挥专业优势,浪费医疗资源的问题,金行中说,学术界有观点认为大医院医生应该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传帮带,将医疗资源分散到基层,直接面对群众,解决疑难杂症。“我不太认同这个观点,基层医疗应该解决小病,承担公共卫生职能。东莞大医院医生资源短缺,知名专家医生更短缺,他们往基层跑,到大医院看病的患者找谁,谁来解决疑难杂症和大病。”

  金行中说,专科医生分得很细,适当到基层医院锻炼、体验是可以的,但时间不能太长。“社区医疗以全科为主,不能向专科发展。”

    稳定全科医生队伍是关键。社区医疗机构的多数医务人员并未纳入编制,待遇问题难以解决。目前,公立医院公开招聘已经开始了,有300多人进入到了面试。金行中透露,在结束全市公立医院医生入编招聘后,5、6月份,卫计局将立即启动全科医生的入编招聘工作。届时,社区医疗机构的人才队伍将得到稳定和优化。“包括现有的临时受聘人员,只有符合条件,均有机会参加公开招聘,竞聘上岗解决编制问题。”

  热点5:卫生局、计划生育局合并


  3月6日,东莞市委市政府发出卫生局、计划生育局合并通知。3月20日两个部门的全体机关人员,18个内设机构全部整合。3月25日,计划生育局搬到卫生局办公,两个机构迅速融合在一块。金行中说,合并以来,卫计局在干部安排、科室领导和局领导分工上融合得非常好。“两个机构原来的服务人群、服务对象有重叠,在开展工作中已经是资源共享,互相整合,现在是同类项合并,服务功能在逐步整合。”  回应:市局完成融合 镇街还未执行

  “合并以来,镇街的两个部门融合还没有开始执行。”金行中说,这个由市编办牵头,接下来卫计局将同市编办做调研、摸底,推动镇街两个部门的合并。


沙发
发表于 2014-5-6 22:22:04 | 只看该作者
申请会很麻烦吗?
板凳
发表于 2014-5-6 22:22:22 | 只看该作者
游牧人 发表于 2014-5-6 22:22
申请会很麻烦吗?

应该不会
地板
发表于 2014-5-6 22:22:44 | 只看该作者

具体需要哪些流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1 东莞社区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工信部:粤ICP备18106376号

广告投放、活动推广、商务QQ:6374354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60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